沂蒙是一片神圣的红色热土,沂蒙精神是党和人民汲取力量的精神源泉。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临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创立了辉煌的业绩,作出了无私奉献。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的纪念堂里,6万余名英烈的名字赫然在目。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个背负光荣与使命的家庭,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英雄故事……
每年清明时节,赵长法都带着孩子和家人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扫墓。一家人会集体向刻满烈士名字的纪念碑敬献花圈并深深鞠躬,以这种方式缅怀为国捐躯的英灵,这其中就有他的父亲——赵宗颜。
魂牵梦萦,父亲模样打烙印
一说起父亲,赵长法就热泪盈眶,克制不住内心的悲怆:“父亲牺牲时28岁,那年我才2岁。记不得父亲的音容相貌。”他只能从母亲的口述中想象出一个模糊的父亲形象。这对于从小失去父亲的赵长法来说,是多么残酷。想见一见父亲的模样,成为他日思夜想,魂牵梦萦的事情,也成了他人生中最大的愿望!他常常有意无意的对邻居和家人说起这个“心事”,从老人那里打听关于父亲的事情。起初他的孩子们都没太在意,认为爷爷牺牲得早,受历史条件限制,既没留下照片,又没留下音像资料,想满足这个愿望,实在没有什么好办法。
随着岁月的变迁,年逾七旬的赵长法,每每与家人团聚时就一直重复提起这个事情。这种念想越来越强烈,在他心灵深处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要是父亲还活着,看到现在国家社会建设发展的这么好,人民生活得这么幸福,那该多好!”。这时候,赵长法总是眼含泪水,暗自神伤。
孝顺的孩子们深深理解老人绵长而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为此多方寻找画像专家,希望为牺牲了的爷爷描绘一幅画像,让赵长法亲眼目睹父亲的“模样”,满足他多年的愿望。恰巧在记者的帮助下,联系到了全国著名模拟画像专家、山东省公安厅高级工程师林宇辉,他的工作室正开展“为百名烈士画像”的公益活动。
带着老人这个梦想,近日记者一行来到河东区郑旺镇大赵家村赵宗颜烈士的故乡,开始了有关的采访活动。
赵长法和老伴巩祥真向记者展示父亲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赵长法从家中小心翼翼地把保存完好的革命烈士证明书拿出来给我们看。这份证明书有这样的记载:赵宗颜,1921年1月生,1946年3月参加临沂县县总团战士。1948年2月,在临沂县太平战斗中牺牲。赵宗颜有两次参军的经历,早在1943年3月,他就参军入伍到滨海军分区汤河大队。大队频繁活动在沭河两岸今河东、莒南、临沭和江苏一带。一次激烈战斗中赵宗颜右腿受伤骨折,部队安排回家养伤。伤愈后于1946年3月再次入伍,参加了地方临沂县总团武装部队,主要任务是先行拔除盘踞在这里的敌据点,为整编参加淮海战役做战备。1948年2月,赵宗颜在临沂县太平战斗中牺牲。堂弟赵宗叶等同村几个兄弟都在战争中牺牲。 采访中了解到关于名字记载,由于那个年代村干部统计提报书写不规范,烈士证书上记载赵宗颜,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上镌刻赵宗燕,平时个别记载有赵宗彦。
要想比较真实地描画出赵宗颜烈士的模样,需要采访熟悉他,了解他有关情况,并记得他模样的人。巧得很,赵宗颜小时侯很要好的一个玩伴,今年100岁的老党员赵宗荣还健在,老人家除耳朵有点背外,身体硬朗、思路清晰,很健谈。他说,对于赵宗颜的音容相貌,如今回忆起来,还历历在目。
“我三哥那时候人长得很浑实,大眼睛,大嘴巴,四方脸,宽肩膀,腰粗,走起路来很有力,脚不小,光着头……”在赵宗荣老人侃侃而谈的回忆中,赵宗颜烈士的形象渐渐清晰起来。
姓名:赵宗颜
年龄:28岁
身高:1.72米左右
体形:身材魁梧浑实,腰身粗壮,四肢比例匀称。脖子不长,肩膀浑厚,手不小且粗壮,走起路来铿锵有力。
脸型:四方脸,微胖,皮肤细腻,红光满面,下巴圆。
五官:印堂宽阔,两眉相距较远,右眉较浓,左眉较淡,大眼睛,有神气,双眼皮,鼻子稍大,鼻梁中正,嘴大,嘴巴一边大一点,一边小一点,两耳比例协调,额头较大。光头。脸上干净,没有斑点什么的,也没有长胡须。
衣着:戴黄色军帽,穿黄色军衣,两腿打绑带,穿布鞋。
性格:豪爽,有脾气,打起仗来冲锋在前,撤退在后打掩护。打仗喜欢用机枪。
百岁老人赵宗荣(左一)向赵长法动情地讲述赵宗颜的革命事迹
除了对赵宗颜音容相貌的描述,赵宗荣老人和在场村民更是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起赵宗颜打敌人的英勇事迹。在村民们生动的讲述中,在亲人们的思念里,我们仿佛来到那个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被赵宗颜烈士英勇奋战为国捐躯的精神深深打动,这位抗击日寇、痛打敌人的革命英雄形象变得清晰起来。
两次参军,立志建功杀敌寇
在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岁月里,山东的主力部队115师和山东党政军机关长年驻守在莒南大店一带,而临沂城区则被日伪军长期占据,临沭河一带,就成了敌我双方互相渗透争夺的边缘地带,而赵宗颜的家乡就在其中。
从小耳濡目染鬼子抢杀掠夺暴行的赵宗颜,对他们痛恨极了,立志要打鬼子。1943年二三月份,村干部号召有志青年参军入伍,他第一个报名,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
1943年,日军为摧毁鲁中、清河两区根据地,解除对胶济、津浦两大运输干线的威胁,以掩护伪军吴化文部侵占北沂蒙区,从西到东,从南到北,对各抗日根据地轮番突击,到11月达到高峰。为配合上述两区的反“扫荡”斗争,八路军主力,率先从鲁南区开始,进入反“扫荡”,打击锋芒指向伪军刘桂棠部。为全歼刘部,鲁南军区于1943年农历11月,集中主力第三团、第五团及地方武装和民兵,发起讨伐刘桂棠战役。15日,部队经过远程奔袭,分路向刘匪老窝上、下柱子(村名)合击。赵宗颜所在部队也参加了激烈的战斗。就是在这次战斗中赵宗颜右腿严重受伤骨折,按照部队安排暂时回家养伤。等他基本养好伤,却联系不上原来的部队了。那个年代,主力部队运动急迫,节奏过于频繁,今天在河西,明天可能就去了河东。加上信息联络不通畅,赵宗颜始终未找到原来的部队。
1946年3月,赵宗颜重新入伍,参加了当时的地方部队临沂县县总团,再次成为一名革命战士。
在赵宗颜烈士的证明书里,填写的入伍时间是1946年3月。其实,他真实的参军时间应该是1943年,这从赵长法母亲生前的多次讲述和村民的描述中可以得到印证。但因为缺少相关的证明资料,赵宗颜1943年的那次参军经历,也就没法在档案中体现。这一切,对于从小失去父亲的赵长法来说,并不是太重要的事情。他知道,父亲不仅打过国民党和伪军,还打过日本鬼子,是抗日战争中英雄的一员,这就足够了。历史有时候并不能毫无遗漏地记录下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西岭决战,重重包围险突围
在村民和家人的描述中,多次提到了河东小西岭战斗,这也是赵宗颜参加的大大小小战斗中一次残酷战事。那年春天,部队得到消息,有一小股鬼子在河东小西岭附近活动,部队悄悄地摸了过去,把鬼子包围在那片小土岭上,连长一声令下,“打!”顿时,子弹、手榴弹向敌人阵地雨点般打了过去,但是退守在小西岭上的鬼子和伪军不甘心被消灭,负隅顽抗,不停地呼叫增援。在八路军正逐渐缩小包围圈,战斗眼看就要胜利时,附近据点里的鬼子赶了过来,又把八路军队伍反包围起来了,形势变得十分不利,双方交火的枪炮声密密麻麻,响彻四乡。在附近活动的八路军兄弟部队,闻讯赶来增援,再次把敌人反包围起来,战斗从上午一直打到黄昏,双方反复冲杀20余次。这时,鬼子的增援部队不断从临沂县城赶过来,一场本来规模不大的战斗,竟打成了一场恶仗,用赵宗颜后来跟家人讲述的话说,里三层外三层都是人,到处都是乱飞的子弹和爆炸声,敌我双方狼牙交错,战斗进入胶着状态,直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在寡不敌众、武器装备又落后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我八路军部队最后主动选择撤出战场,伺机反攻。
战斗中的赵宗颜被炮弹炸晕了过去,等他醒过来后,战斗的枪声已经很稀少了。他抚去身上厚厚的黄土,趁着夜色,悄悄地向外突围。一路上,赵宗颜看到,都处都是牺牲的战士和敌人的尸体,战火的余烟随处可见。为了不被鬼子发现,又不能把他的宝贝枪丢掉,他只好把枪使劲夹在两腿之间,悄悄贴地面滚了一里多路,才成功的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圈,死里逃生。
后来,他跟家里人谈起那次战斗时说,那次真是命大,有好几次,他迷迷糊糊依稀听到鬼子搜杀临近的说话声,幸而没有被发现,然后死里逃生顺利突围出来,依然紧紧怀抱着那挺枪。人在,枪在,枪就是他的命。
主动站岗,勇救战友显神威
1946年夏天的一天,赵宗颜和二三十位战友执行任务,走到莒南县左山村一个池塘边时,由于天气太炎热,有人提议,下塘洗一洗解解乏。这个提议一下子得到了大家响应,纷纷下水洗澡。赵宗颜说:“你们洗吧,我给站岗放哨。”赵宗颜说完,独自一人找了一个比较好的位置,把机枪架好,为洗澡的战友们进行安全警戒。
正当大家洗得正欢时,赵宗颜突然发现路边的玉米地里有人影悄悄晃动。他心里咯噔一下:“不好,有情况!”待仔细一看,唉哟,一群敌人摸过来了,他马上把机枪对准玉米地,一梭子子弹“哒哒哒……”打了过去,一下子打倒好几个,敌人发现偷袭不成,立马狂叫着冲了过来。赵宗颜手中的机枪不停地扫射,打得敌人鬼哭狼嚎。战友们听到枪响,飞速上岸,拿起枪加入了战斗,很快把敌人打退了。
事后,战友们感激地说:是小赵救了大家一命。要不是他,后果不堪设想。
英勇冲锋,百余战斗立军功
“我三哥脾气直,很勇敢,每次打仗都是冲锋在前撤退在后。”赵宗荣老人说,三哥每次回来探家多数是部队路过这里,顺便回家来看看,不一会就走了。有时,他知道后,就跑到三哥家去跟他拉呱。1946年赵宗荣在村里入了党,当了民兵,也是革命队伍中的一员,两个年轻人有共同语言。
作为地方部队,赵宗颜所在的临沂县县总团,一直在敌我交界一带活动,有时会深入敌占区虎口拔牙。那时战事频繁,几乎隔三差五就要打上一仗,有时一天打二三次。打仗对他们部队来说是家常便饭,今天“摸”了小汤山,明天又去打大庄据点,临沭南古、朱村,莒南板泉、柴沟、左山一带,也常常是他们光顾的地方。有次还在山东与江苏交界的牛山打了一场恶仗。沂河西边的茶山和兰山的红埠寺据点,他们部队也打过几次。当时,河东塔桥村有个敌人的据点,他们打塔桥打得很激烈,三进三出,才把敌人的据点端掉。临沂县县总团就像一把利剑深深地插在敌人的心脏里,让敌人终日不得安宁。
攻打临沭县史岭村据点时,赵宗颜缴获了敌人的一支盒子枪,经上级批准,此枪不用上交,直接奖励给打仗勇猛爱枪如命的他,从此以后,那把盒子枪就一直陪伴他。每次回家探亲时,他都把盒子枪藏在裤腿脚里面,一有空,就把枪拿出来向家人显摆,然后用油布擦,擦得油光锃亮。他的妻子都有点吃“醋”了,说他,家都可以不顾,就是没有忘了自己的枪。每次赵宗颜都笑着说,枪比他的命还珍贵,有了好枪,才能消灭更多敌人。
有次,他对家人说,打仗时,他其实最喜欢用的是机枪,一打仗,他就成了“头”,班里的机枪就归他“管”了,每次都打得很痛快。家人担心他的安危,知道他打仗的时候老是冲在前面,千叮嘱万叮咛的让他一定要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而他每次都回答,放心,我跑得快,子弹打不着。
由于作战英勇,他拿回家的立功奖状和奖章都攒了厚厚一摞。可惜的是,由于还乡团清乡,赵宗颜的妻子害怕,就把它们偷偷地埋到了房后的沙土地里,把丈夫换下的绑腿布也藏在猪圈的屋檐草中。结果时间一长,下雨淋湿,都烂了,真是太可惜。
以身涉险,血洒疆场为国殉
经历过无数枪林弹雨,作战勇猛的赵宗颜自参军以来,除了腿脚受过一次伤外,身上再没有别的地方受伤,大伙都开玩笑地说他是福星,子弹见了他都转弯。但意外在这一天还是发生了。
1948年3月,为了拔掉敌人在河东太平的据点,赵宗颜所在部队对据点进行了奇袭。但由于情报有误,据守据点里的敌人比预想的要多得多。敌人反扑过来,本来比较轻松的拔点战,却打成了一场苦战,子弹在战士们头顶上呼啸着,弹片四溅,打得人抬不起头来。为了压制住敌人的火力,便于部队重新调整部署,赵宗颜回头对营长喊了一声:“我去把敌人引过来!”说完,赵宗颜拿着他那挺心爱的机枪迂回到一截半米高的破石头墙旁,把机枪架在墙上,向敌人猛烈开火。
果不其然,他的这一举动立即吸引了敌人的全部火力,敌人的轻重武器,一齐向他射击。营长趁机迅速组织起兵力准备重新发起攻击,这时,突然有一颗流弹击中了赵宗颜,他手里的机枪停止了怒吼。“小赵出事了!”营长马上意识到不妙,立刻派人冲过去,把倒在血泊中的赵宗颜抬下火线,抬到了附近的一个庙里。“我父亲被抬下去的时候,人就牺牲了。”赵长法哽咽着说,“战斗结束后,部队上的人就把父亲的遗体送到了我家里。营长流着泪说:‘嫂子,我对不起你,没有看护好宗颜啊,宗颜是我们的好战友、好兄弟,他的不幸遇难让我们大家都很痛心,更让部队失去了一位非常优秀的战士。’他专门嘱咐村里的干部帮助安葬赵宗颜烈士入土为安。母亲哭着给父亲清洗遗体时,发现上衣被鲜血全部渗透了,胸部被一颗子弹打穿。”
就是这颗罪恶的子弹,让赵宗颜英年早逝,夺去了他年仅28岁的宝贵生命。
“临走时,营长专门写了个纸条留下。一再叮咛:‘嫂子,你和孩子以后有什么困难,就去部队找我,我给想办法解决。你一定要把孩子抚养长大,将来为国家做贡献。’不久,这支地方武装部队就被抽调补充到了115师主力部队,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我父亲出殡时,我还在姥姥家出疹子。”赵长法说。
“两岁的他疹子出得很严重,全身都是,还发着低烧,怕见风。大人们商量不要参加父亲的葬礼。父亲下葬时,是母亲代替顶的老盆。”说起这事,赵长法眼圈又红了。
不忘嘱托,孱弱肩膀担使命
送走赵宗颜,看着幼小的儿子,赵宗颜的妻子哭了一场又一场。家里失去了顶梁柱,感觉整个天就像塌下来一样,在泪水和痛苦中倍受煎熬。想起营长的嘱托,她擦干泪水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孩子抚养成人!
就这样,一个女人用孱弱的肩膀从此默默支撑起这个家。风里雨里,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罪,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家的房屋由于年久失修,一遇到雨天到处漏雨,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到处都是水。这时,她只能抱着孩子在室内比较干的地方躲避。有天夜里,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倾盆暴雨自天而降,把睡梦中的她和孩子都吓醒了,眼看大风就要把吱呀作响、损坏许久的屋门吹开,她赶紧起床,抱着孩子用身体顶着房屋门,担心风把门给吹跑了。风不停地吹着,雨一直下着,就这样她抱着孩子顶着门站了一夜,直到天亮,风停雨歇。
村里人说,像她这样年轻,过个一年半载就改嫁了。听到这些话她又伤心又生气。部队营长的话反复在耳边响起,好好照看孩子,这是红色的种子,他父亲是为革命牺牲的,为革命培养后代是光荣的,培养成才为国家出力。每当这时她暗暗下定决心自己哪里也不去,就在大赵家村生活一辈子。就这样在感情的伤和生活的痛里,她咬紧牙关,坚定信念,牢记营长交代的话,坚守着“光荣”两个字抚养孩子长大成人。从此以后,母子俩相依为命,守着这个家,吃着许多常人难以理解的苦,在村民的敬佩和赞叹中,一路走下来,终于把孩子抚养长大了。
晚年的她,时不时失忆,忘了这忘了那,甚至忘了孙子叫什么。但关于丈夫,关于那些烽火岁月中的点点滴滴,却依然能清晰地讲述出来。孙辈满堂绕膝,晚年幸福的她,95岁高龄时与世长辞。就这样,一个平凡的默默无闻的女子,用一生的努力和坚守,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和营长的嘱托,她用自己的执着和承诺,谱写了一曲感人的“红嫂”篇章。
采访结束基本能够清晰的了解到赵宗颜烈士的情况。在记者的帮助下,多次联络全国著名模拟画像专家、山东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视听室高级工程师林宇辉。在了解了赵宗颜烈士的感人事迹后,欣然接受了为他画像的请求。林宇辉警官有个特殊本领,根据基础描述,他画出来的图像,与真人的真实容貌相似度能超过90%。就这样结合记者采访时的录音和文字资料整理,林宇辉专家很快就画出了初稿。赵长法在爱人和孩子的陪同下,赶赴济南与林宇辉专家当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并且现场和村子里赵宗颜儿时的伙伴赵宗荣百岁老人进行视频,根据叙述,稍作调整修改后,赵宗颜烈士的肖像画就这样诞生了。赵长法仔细端详着画像,滚烫的泪水潸然而下,久久哽咽着,久违了,终于见到英雄“父亲的模样”了,多少期待的日日夜夜,多少深情厚意,多少想诉说的心里话……在这一刻合着泪水凝聚成深深的鞠躬和对林宇辉专家真诚的感谢致敬里….
全国著名模拟画像专家林宇辉为赵宗颜烈士绘画的肖像
全国著名模拟画像专家林宇辉与赵长法及家人一起商讨肖像初稿
赵长法与家人在济南全国著名模拟画像专家林宇辉画室留影
抚摸着父亲的肖像画,端详着父亲的模样,赵长法热泪盈眶,激动不已。这就是父亲!这是父亲的形象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出现在自己的面前。逝者已逝,但他对父亲的思念,这一生都是魂牵梦萦,无法更改。
回望烽火岁月,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照亮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历史不能忘却,英雄的历史更不应忘记。如今,在赵宗颜烈士的故乡——临沂市河东区郑旺镇,他英勇杀敌的故事正广为传颂,激励一代代新人坚守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锐意改革进取。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碑有名,忠骨在,历史有人在守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