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定于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系列发布会第7场,邀请省卫计委主要负责同志等解读《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2年》。
魏长民: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2年》(鲁政字〔2018〕134号),这是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十强"产业之一"医养健康产业"的专项规划,同时也是山东历史上第一个健康产业规划。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规划》的出台将为我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引领和战略导向作用。今天,我们举行"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邀请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袭燕女士,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办公室副主任孙来斌先生,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马立新女士,省旅游发展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孙树娥女士,解读《规划》有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鲁新闻单位,省直及济南市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
首先,请袭燕主任介绍有关情况。
袭燕: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山东省卫生计生委,向参加发布会的媒体记者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向一直以来关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支持卫生健康事业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是我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走在前列、由大到强、全面求强的重大战略部署。刘家义书记指出,要坚决把事关山东经济发展全局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抓到底,实现我省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医养健康产业是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中的五大新兴产业之一,是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契合点;发展医养健康产业,有利于推进健康山东建设,有利于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有利于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省卫生计生委作为全省医养健康产业牵头部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历时8个月,编制完成了《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这个规划,是我省首个大健康产业规划,将对做优做强做大全省健康产业发挥重要的战略引领作用。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规划》起草过程
为高起点谋划、高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卫生计生委牵头,联合多家研究机构开展《规划》编制工作。期间,系统梳理了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学习借鉴了浙江、深圳等省市先进经验做法,组织调查团队赴17市开展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会同省统计局梳理制定了产业分类目录。在多次征求各市、各有关部门和相关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经反复修订,形成了规划文稿,从基础环境、总体思路、区域布局、重点领域、主要任务、支撑平台、保障措施等七个方面对我省医养健康产业进行了全面谋划。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知名专家学者对《规划》给予了较高评价。《规划》经省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规划》经省委常委会会议第69次会议审议通过;《规划》以省政府名义正式印发实施。
二、《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分七个部分,约2.6万字,文本已经提供给大家,这里着重介绍以下五个方面。
(一)关于产业发展思路。一是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聚焦聚力以"四新"促"四化",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打造万亿级产业为目标,以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和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为抓手,围绕"医药养食游"等重点领域,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医疗、养老、养生、文化、旅游、体育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扩大医养健康产品供给,完善全方位、全周期医养健康产业链条,努力把医养健康产业培育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为健康山东和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二是基本原则。提出了坚持创新引领、平台支撑,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网络覆盖、集群发展,开放共享、业态融合,多方参与、品牌提升等五个基本原则。三是发展目标。按照"力争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要求,提出到2020年,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达到8300亿元,年均增长18%左右,其中健康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5%左右;到2022年,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15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5%,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中健康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60%以上,打造济南、青岛、烟台、淄博、临沂等一批医养健康产业千亿级城市。对医养健康产业涉及的一二三产,集群园区建设、大型企业培育、品牌价值提升等方面,分别提出了预期指标。《规划》还对2030年的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二)关于产业区域布局。强化核心引领、带状集聚、多点支撑,整体构筑"三核三带多点"的"三维区域布局"。一是"三核引领"。充分发挥济南、青岛、烟台产业基础优势,率先实现突破发展,打造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高地。二是"三带集聚"。包括蓝色海洋健康产业带,由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七市组成;运河养生健康产业带,由济南、枣庄、济宁、德州、聊城、菏泽六市组成;鲁中南山区健康产业带,由泰安、淄博、莱芜、临沂四市组成。三是"多点支撑"。结合各地产业特色和地域特点,确定了潍坊(健康食品)、济宁(健康文化)、泰安(健康旅游)、威海(医疗器械)、临沂(养老养生)、菏泽(生物医药)等6个产业发展支撑点。
(三)关于产业重点领域。医养健康产业在我省首次提出,经过与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反复研究论证,明确了产业概念,厘清了产业边界,确定了十大重点领域,分别是医疗服务、健康教育与管理、健康养老、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与装备、中医中药、体育健身、健康旅游、健康食品和健康大数据。在充分考虑我省产业发展基础和特色优势、积极对接国家和省相关最新政策基础上,提出了各产业领域的重点发展内容。如,在医疗服务领域,提出加快医疗服务创新发展,推进山东质子治疗中心、国家人类遗传基因库山东创新中心、中科院中能医用直线加速器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出推动智慧医疗发展,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构建覆盖卫生健康全过程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在健康养老领域,提出推进医养结合,加快适老化建设改造,推广普及老年教育,增加老年用品供给,重点发展适合老年人的情感陪护、娱乐休闲、残障辅助、安防监控等智能化产品。在生物医药领域,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药物、海洋药物、小分子药物等创新药物,提高原研药、首仿药、中药、新型制剂等创新能力和产业化发展水平,做大做强药品流通业,打造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药品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在健康大数据领域,全面深化健康大数据应用,发展健康大数据新业态,促进大数据支撑下的健康维护、健康保障、健康产业三大体系融合发展。同时,《规划》以专栏的形式,围绕十大产业领域提出了160余项重点项目,发挥带动作用,支撑产业发展。
(四)关于产业主要任务。提出"八个一批":实施一批创新工程、推进一批重点项目、扶持一批龙头企业、探索一批"互联网+"模式、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打造一批高端产业园区、建设一批健康特色小镇、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如,在实施一批创新工程方面,提出实施医养健康产业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工程、特色专业孵化器建设工程和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推动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出创新产品和新型健康服务模式;在探索一批"互联网+"模式方面,提出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健康智能制造""互联网+健康农业""互联网+健康旅游"4项行动计划,构建智慧医养健康产业体系;在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方面,着力培养一批基础研究类、产业开发类及成果转化类的战略人才、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重点打造生命科学、医学、药学、健康信息、健康食品等领域的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五)关于产业支撑平台。聚焦医养健康产业发展所需的科技、金融、数据、交易、合作等共性关键服务,提出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支持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转化医学中心、药品医疗器械区域检验检测等新型创新平台建设;打造行业投融资平台,设立新旧动能转换医养健康产业母基金,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资,在省内区域性股权市场探索设立医养健康板块,为中小企业融资发展及行业兼并重组提供平台;打造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建设,逐步打造世界级健康医疗云数据中心;打造展示交易平台,建设全省医养健康产品展示贸易平台,定期举办医养健康产业博览会,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山东医养健康产业;打造开放合作平台,探索国内外医养健康产业领域科技合作、交流新机制和新模式,促进人才、技术、资源等方面优势互补和共享。
三、《规划》主要特点
一是突出培育发展新动能改造提升旧动能。强化新技术应用。提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培育形成我省医养健康产业自主创新和产业竞争新优势。强化培育新业态。促进多领域跨界融合,探索多业态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健康管理、智慧医疗、养老养生、休闲健身、健康旅游等新业态。强化发展新模式。提出延伸产业链条,创新服务方式,增加产品供给,拓展服务领域,推动医养健康服务多元化、个性化、全程化、智慧化发展。强化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出培育一批高端产业园区,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健康特色小镇等。
二是突出体现我省医养健康产业的特色优势。针对我省人口基数大、生态环境好、医养健康资源丰富、市场需求空间大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等基础环境,提出重点发展健康养老、中医中药、健康旅游以及健康食品等特色产业领域。
三是突出民生保障与产业发展统筹推进。作为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契合点,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政府规范引导,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协调,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发挥医养健康产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互动。
四是突出宏观引领与具体可操作相结合。《规划》既谋划了产业发展目标、区域空间、重点领域等重大战略布局,也明确了各细分领域的具体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提出了系列支撑平台和保障措施,确保目标逐级分解、工作层层推进,任务落实、责任压实。
《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的印发实施,标志着我省医养健康产业由规划阶段转入实施阶段。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强化组织领导,积极主动作为,推动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规划》各项目标如期实现。一是建立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加快推进产业专班、智库、协会和基金设立等工作,整合资源、凝聚力量,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二是用工程的办法推动产业发展。配套制定推动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规划》中确定的各项政策、各类任务,明确责任主体、完成时限和工作标准等,落实部门分工,压实责任、强力推进。三是抓好重大项目管理实施。建立医养健康产业重大项目库管理机制,制定重大项目专家评审制度,坚持省级统筹,加强分类管理,实施动态调整。强化对重大项目的督导和服务,以重大项目实施带动产业发展,助推项目早见成果、多见成效。根据我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实际,初步确定设立2支医养健康产业母基金,目前第一支母基金已经设立,总规模100亿元,将对发展潜力大、引领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四是用足用好产业发展政策。全面梳理国家和省医养健康产业领域相关政策,用好用活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一揽子政策,在规划选址、项目审批、建设用地、资金支持、服务保障等方面,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五是加强考核监测督导。制定产业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发挥考核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建立医养健康产业监测核算与统计信息发布制度,及时掌握和发布产业发展动态。定期组织专项督查,对推动落实不力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通报、约谈或问责,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借此机会,也恳请各位媒体朋友,多关心、多支持我省医养健康产业,积极做好宣传报道,为《规划》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健康山东和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记者:我是中新社记者,请问,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确定发展医养健康产业,并将其作为"十强"产业中的五大新兴产业之一,主要考虑是什么?
孙来斌:刘家义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于高素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规划了"5+5"十强产业,提出努力把每个产业做成万亿级以上体量、全国一流乃至世界有影响的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发展"十强"产业特别是五大新兴产业,是省委省政府贯彻关于四个技术发展趋势的重大判断,密切跟踪国际科技、产业发展趋势,结合我省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扩容倍增、重点突破的重大举措,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
将医养健康产业作为五大新兴产业之一,主要有三点考虑:第一,医养健康产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医养健康产业是医疗、养老、养生、体育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朝阳产业、未来产业,其产业链条长、延伸配套性好、支撑带动力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到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生物、工程技术与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日趋紧密,健康管理、健康养老、健康旅游、休闲养生、"互联网+健康"等健康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医养健康产业将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第二,医养健康产业是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契合点。我省人口总量位居全国第二,2017年全省出生人口175万,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60岁及以上老年人2137万,占总人口的21.4%。幼儿保健、养老保健等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大力发展医养健康产业,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新期待,有利于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第三,我省具备壮大医养健康产业的优势和基础。我省医养健康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科技人才支撑较强,拥有一批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初步形成了一批医养健康产业集聚地,是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试点省,发展医养健康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6年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近43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3%。按照规划,预计2022年增加值将达到1.15万亿元,占比达到11.5%,将成为突破万亿级增加值的重要支柱性产业。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前期由省卫计委牵头,高起点谋划出台了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这是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十强"产业第一个印发实施的专项规划,同时也是山东历史上第一个健康产业规划。同时,构建了由1名省级领导牵头、1个专班推进、1个规划引领、1个智库支持、1个联盟(协会)助力、1支(或以上)基金保障的"6个1"的推进体系。目前,专班、智库、联盟、基金已逐步到位,各项工作正在扎实推进。下一步将进一步整合各方面力量,以打造万亿级产业为目标,以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和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为抓手,高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医养健康产业,努力打造医养健康产业发展高地。
记者:我是大众日报记者,刚才在发布辞中提到,医养健康产业在我省首次提出。请问,什么是医养健康产业,能具体介绍一下产业发展现状,并展望一下产业前景吗?
马立新:我们经过与省内外专家共同研究论证,确定我省医养健康产业为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的大健康产业,即以维持、修复和促进健康为目的,以医和养为核心特色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和信息传播等相关产业统称,涉及医疗、医药、养老、养生、体育、旅游、文化、食品等多个与健康紧密相关领域,是涵盖全产业链条、全地域范围,覆盖全体人群、全生命周期,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产业。其内涵包括健康种植(农业)、健康生产(制造经营)、健康服务。其外延是为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提供支撑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休闲健身、健康旅游、健康文化、健康地产、健康金融等。
我省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和文化大省,资源禀赋优势突出,医疗养老基础扎实,优势产业特色鲜明,科技人才支撑较强,市场需求空间巨大,发展医养健康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实施,群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据省统计局测算,2016年我省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为4284.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3%。其中,健康制造业和健康建筑业2108.6亿元,占49.2%;健康服务业2091.9亿元,占48.8%;健康农业84.3亿元,占2%。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省医养健康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存在产业大而不强、结构不够合理,区域差异化分工不够明显,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较少,新技术应用不足,人才智力支撑不强以及跨界融合有待深化等问题。
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将医养健康产业作为"十强"产业的五大新兴产业之一,明确要求我们推动产业快成长、上规模,依托市场新需求、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努力打造成万亿级体量、全国一流乃至世界有影响的产业集群。提出到2022年,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15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5%。届时,医养健康产业将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我省医养健康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
我们总的考虑是,通过纵向分解指标,横向划分任务,创新载体支撑,完善平台保障,推动《规划》顺利实施,确保实现各项预期指标。一是分阶段确定了目标任务,分别设定了2020年和2022年的产业发展目标,打造济南、青岛、烟台、临沂、淄博等一批千亿级产业城市。二是遵循产业领域相近、地理区域相邻、文化背景相似的原则,确定"三核引领、三带集聚、六点支撑"的产业区域空间布局,实现错位发展、整体推进。三是研究界定医养健康产业范畴,划分十大产业重点领域,并对每个领域提出具体任务目标。四是推进实施"八个一批"重点任务,发展项目、园区、小镇等产业载体,着力提升创新能力、探索新模式、提供智力支持、塑造品牌优势。五是聚焦产业发展所需的共性关键服务,积极推进产业科技创新、行业投融资、信息服务、展示交易和开放合作等五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医养健康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提供要素支撑保障。
我们相信,经过各级、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到2022年,"打造万亿级产业"发展目标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记者:我是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请介绍一下我省健康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孙树娥:近年来,山东省旅游发展委高度重视健康旅游,将健康旅游作为"旅游+"的重要内容,从人员培训、标准制定、项目建设、市场宣传推广等方面深入推进健康旅游发展。2017年以来,共组织160名康养旅游项目带头人赴浙江、安徽、江西、北京等省市开展精准交流,重点学习项目建设、服务管理等先进经验。加快推进健康旅游基地建设,联合省卫计委、省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共评选出70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创建单位,其中,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1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11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创建单位58家。积极推荐我省康养旅游项目申报国家级称号,青岛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入选首批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名单,日照市入选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东阿阿胶等4家单位入选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近期,省旅游发展委正开展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标准制定,下步将着力开发康养温泉、食疗养生、森林康养等特色旅游产品,为全民提供丰富的康养产品。充分利用好客山东"捆绑营销 联合推介"平台,中国旅游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等合作媒体加大对康养旅游的宣传与推广。组织大型旅行社、旅游协会、自驾车队等到康养旅游基地踩线,精心编排康养旅游线路,开发包装特色产品,全面提升康养旅游的影响力和公众对康养旅游的认可。
相关阅读